【姚文元】纪登奎儿子说:老派现在不开口,主席一死、他们要大干

姚文元1976年1月8日,周恩来总理逝世;4月,在天安门广场上爆发了“四五运动”;4月12日,《人民日报》编辑部收到了一封匿名信,信封上写着“《人民日报》总编辑收”,背面写着“请戈培尔编辑收”。拆开后,信封里装着的是1976年4月8日出版的《人民日报》,这份报纸上登有《天安门广场反革命政治事件》一文。寄信人在报纸的刊头“人民”二字上打了一个大黑叉,然后加上两个字“造谣”。寄信人在报纸空白处还写下这样的内容:“令人震惊!党报堕落了!成了一小撮法西斯野心家阴谋家的传声筒!……明明是你们编造的诗词,拿来说是天安门广场的,谁人不知江家小朝廷?你们演的这场‘国会纵火案’实在不高明,一篇混淆视听的假报道就能骗得了人民群众吗?从今改为:法西斯党机关报。打倒野心家、阴谋家张、江、姚!!!”拆信人员见到如此内容,连忙把信送给总负责人鲁瑛。鲁瑛看后,脸色大变,告诉拆信人,要严密封锁消息,不要告诉其他任何人。接着,鲁瑛把匿名信连信封带内容全部送给了分管的中央领导。这位中央领导就是姚文元。姚文元,原籍浙江省诸暨市直埠镇,1931年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市,。学生时代就在作文方面就表现出不俗的能力,曾被国文老师笑评为:为了追求文章效果,写一篇作文,就要写死一个人……姚文元在姚文元一生从事“笔杆子”工作的过程中,对其影响最大的有关键三步:第一,写《分清是非,划清界限》,批胡风、引起张春桥注意;第二,写《录以备考》,批《文汇报》、得到毛主席欣赏;第三,批《海瑞罢官》,称为政界新星。在前文所述的事情发生时,姚文元已经担任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中共中央组织宣传组成员。姚文看到匿名信后,向鲁瑛交待:这件事,只限于我们三个人知道,谁也不准说出去。然后,他就把信锁在自己家里的抽屉里,没再给任何人看。当年,除了这封匿名信外,姚文元还收到过一封奇怪的信。那是7月下旬,新华社的负责人谢力夫转给他的,是新华社河南分社的一名记者写的。信的主要内容是:河南省委组织部一位负责同志1976年初在北京养病期间,纪登奎的儿子去医院看望他时,说了一番别有意味的话;说毛主席病得很重,政治局存在新派和老派之争,毛主席活着、老派不开口,毛主席一死、他们是要大干的。信中还说:老派已经秘密串连,做了准备,到时候立即宣布张春桥为叛徒,实行全国军管,接下来就是血雨腥风。老派新派无论谁上台,都要流血。但比较起来还是老派上台好一些。纪登奎的儿子还对这位河南省委组织部负责人说:回去给省委打个招呼,对将来的事情要做好准备。写信的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还要求姚文元看过这封信后,把信转给毛主席。姚文元把这封信看了数遍,考虑毛主席已经病重,信不好转了,转了要加重毛主席的病情。就这样,这两封信,姚文元不仅没有拿给主席看,而且也没拿给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、国务院总理的华国锋看,没有拿给后来和他一起被称为“四人帮”的其他三人,即江青、张春桥、王洪文看。姚文元在审判席上姚文元和妻子的合葬那么,姚文元不把信拿给华国锋看也许可以理解,但不给“四人帮”的成员看、该如何解读呢?曾有报道说姚文元是这么交代的:当时,鉴于“四人帮”有垮台的可能,如果把信只交给江青、张春桥、王洪文,就把自己完全和他们三人捆在了一起;不如隐而不言、静观事变。若他们真的垮台了,他就信交给华国锋,就可以表明自己拥护华国锋,和江青、张春桥、王洪文并不是一回事,不会跌得太重……姚文元是“四人帮”当中一活着走出秦城监狱的人,1996年10月、他被刑满释放后,隐居上海和浙江湖州,2005年12月23日因糖尿病病亡后,与妻子金英(1996年8月19日)合葬于上海郊区的一座公墓。墓碑是一块黑色大理石,上面只有金英的名字,正面刻四个金色字“真理真情”;背面是一首《蝶恋花》,“遥送忠魂回大地,真理真情,把我心涛寄,碑影悠悠日月里,此生永系长相忆,碧草沉沉水寂寂,漫漫辛酸,谁解其中意,不改初衷常历历,年年化作同心祭”。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时尚
梦幻西游高级金蝉脱壳兽诀价值2E,萌大奶发表出征宣言!
下一篇:土耳其发出最后警告,美军识时务者为俊杰,库尔德武装惨遭抛弃